中信银行致歉引关注,个人信息贩卖产业链及微博数据泄露遭热议
trust 2025年5月2日 12:43:08 trustwallet钱包最新版本下载 10
事件曝光
3月19日,微博震动极大,众多用户发布消息,称怀疑个人信息泄露,具体是手机号被泄露,通过微博账号能查到手机号,一些人借助微博接口大量上传通讯录,匹配出几百万账号昵称,还把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结合起来售卖,致使微博用户隐私顿时处于危险之中 。
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众多用户就会人心惶惶。毕竟手机号码关联着许多业务,一旦泄露,用户很可能会受到骚扰电话的威胁,也可能会受到诈骗信息的威胁。这会使日常生活受到潜在影响,财产安全同样会受到潜在影响。
微博回应
用户对信息泄露提出了质疑,对此微博方面迅速做出了回应,称一直存在一项服务,这项服务能根据通讯录手机号查询微博好友昵称,该服务需要用户授权才可使用,微博强调这是正常操作,然而用户的担忧并没有因此完全消除。
有的用户觉得,就算要做授权,授权的时候也可能存在不知情或者被诱导的状况,并且这次信息泄露的范围非常大,只用“正常服务”很难讲清楚原因。所以,用户和平台之间的信任需要进一步修复。
信息交易老渠道
有多名知晓情况的人,向《财经》记者透露,过去个人信息贩子主要在国内网络平台活动,像QQ、微信、贴吧等,他们常用微信支付、支付宝来交易,还会在这些平台发布售卖信息,以此吸引购买者。
然而,在这些旧平台上进行交易,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。通常的情况是,有人宣称有精确且大量的个人信息并打广告,购买者付款后,却被对方拉黑。这不仅致使购买者遭受钱财损失,还助长了信息贩子的嚣张气势。众多用户深受其害,可往往投诉无门。
新兴交易平台
如今,像Telegram这样的新兴平台受到了信息贩子的喜爱。《财经》记者在Telegram上发现,这里有机器人,这些机器人能把卖家手中的个人信息建成可自动检索的数据库,所售信息种类繁多,价格在几十元到上万元之间,数据量常常达到几个G 。
记者做了测试,发送了10个亲友的手机号,支付积分来做“绑定查询”,大概3秒就得到了结果。用“猎魔查询”功能输入亲友名字,机器人会提示选择相关信息。通过机器人查询购买信息,准确性非常高,可靠性同样很高,还规避了传统平台付款被拉黑的风险。
平台本意与现实
极具讽刺意味的是,Telegram 最开始是为保护用户隐私而产生的,它拥有加密功能,还提供秘密聊天、阅后即焚等服务,可是,它却变成了个人信息交易的温床 。
Telegram最初的功能是保护隐私,可是因为身份匹配会关联电话号码,所以一旦执法部门询问,用户真实身份就可能被暴露。在实际使用时,它没能有效阻止个人信息交易,还为信息贩子提供了机会。
泄露原因及危害
个人信息泄露有多种原因,在此次微博事件里,或许存在这样的情况,有人利用特许经营酒店员工的登录凭证来获取客户信息。此外,第三方平台防护措施欠缺,或者没有按照约定使用数据,这也是常见的缘由。
这些泄露的个人信息危害极大,许多被用于“人肉搜索”,这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,还可能致使个人名誉受损,导致生活受到干扰等。用户应当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,平台需要强化管理,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。
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经常发生,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,觉得应该怎样加强自身信息安全防护?欢迎参与评论互动,与此同时请为本文点赞并分享 。